相传有一位唐代的仙童名叫刘海(见安徽凤阳府志)。在民间传说中,刘海前额总是覆盖(垂下)一列整齐的短发,模样童稚、可爱。为此,画家画仙童肖像,便以刘海为样,前额垂着短发,骑在蟾蜍上,手舞一串钱。而后,人们额上留的短发,便称为“刘海”。清朝王韬的《淞滨琐话》:“面同满月,眼若明星,只髻簪花,如世间所绘刘海状。”清朝李伯元的《文明小史》第十九回:“众人举目看时,只见一个个都是大脚皮鞋,上面剪刘海,下面散腿。”
古时候,女孩子15岁时便盘发插笄(簪子)表示成年。男孩子则于15岁时束发为髻,到20岁时再行表示成年的“冠礼”(戴冠)。在未成年之前,小孩子的头发都是自然下垂的,所以人们用“垂髫”、“髫年”代指儿童或童年。但男女幼童所留的头发又是有区别的:男孩子留的是额上左右两角的胎发,称之为“兆”;女孩子留的是垂于额头中央的胎发,叫做“髦”。这种孩童时代所留的头发,统称为“留孩发”。而女子待到成年以后,有时从打扮考虑,依旧让额头上的头发自然下垂(“时髦”之说就由此而来)。到了唐代,民间出现了“刘海戏金蟾”的传说故事。由于“刘海”与“留孩”古时发音完全相同,“留孩”又本为口语俗称,故书面文字就写作“刘海”。
刘海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修饰脸型,像是额头不够饱满、发际线过高、颧骨突出等问题,都可以用刘海来遮挡。所以我们在选择刘海的时候,一定要结合自己脸型的优缺点,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好看。刘海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发型元素,可以为脸部增加轮廓和特色。以下是一些流行的刘海款式:
1. 齐刘海:齐刘海指的是与前额平行的横向刘海,长度通常在眉毛或眼睛上方。这种经典的刘海款式适合各种脸型和发质。
2. 斜刘海:斜刘海是从头顶斜向一侧分割的刘海,通常呈45度或30度角。这种刘海可以增加脸部的层次感,适合有需要修饰额头或脸型的人。
3. 弯曲刘海:弯曲刘海是一种带有曲线形状的刘海,可以为脸部增加柔和和女性化的感觉。它们通常是根据个人喜好和脸型进行定制。
4. 微刘海/空气刘海:微刘海是一种轻盈柔软的刘海,通常比较短,它们给人一种轻松自然的感觉。这种刘海适合喜欢带有自然风的人。
5. 校服刘海:这是一种将刘海扎起来的方式,通常是将刘海折叠并用发夹固定。这种发型适合需要整齐和简洁造型的场合,比如校服或正式场合。
6 龙须刘海 :龙须刘海适合方脸、长脸、菱形脸和窄额头的人,能够通过少量头发修饰脸型,让脸部更加协调。
7 八字刘海:八字刘海是一种传统的中分或四六分的长刘海,适合宽额头、高额头、长脸、方脸和菱形脸等下颌线比较方的人。它的兼容性很高,比龙须刘海更厚重,更适合额头比宽或高的人。
8 眉上刘海:眉上刘海是一种特别设计的刘海款式,适合那些上庭比较长,五官比较精致立体的人。它会将视觉重心转移至眼睛和鼻子的区域,如果拥有大大的眼睛和高挺的鼻子,选择眉上刘海就可以很出彩。